close
在教學上,我習慣將月琴分成三大部分:琴首、琴柄以及琴身。

「琴首」是一把琴的最頂端至山口之間的部分,依據不同的工匠技法與設計會有不同的形制。以臺灣月琴民謠協會所用的月琴來說,有琴首較短、頭較平,但後頸曲線柔美的仿古月琴形制;另一種則是琴首較長、較纖細,後頸曲線拉長而圓弧的改良月琴形制。琴首的造型並不會影響一把琴的音色,不過比較一下不同的月琴的不同設計也是一件有趣的事。

琴首還包括了一把琴非常重要的部件:「琴軸」,或稱「琴軫」、「轉軸」。琴軸將琴弦的一端固定住,同時具有調音的功能。和琴首一樣,琴軸也有各種不同的造型,如瓜辦型、六角柱型、圓錐柱型,近來恆春地方新設計的琴軸還特別設計成圓管鏤空的造型,別具一格。

以持琴時的視角來看,琴弦以逆時鐘方向捲纏於琴軸上,內弦向著自己繞來、外弦向著反方向繞去,以使兩條弦不要過度接近造成彈奏時兩條弦互相干擾而打弦的狀況。一把新琴在剛開始使用的第一個月,琴軸和軸孔的磨合度還不足而必須經常調音與彈奏,需要耐點性子「操」上一陣子,等到琴弦鬆緊度逐漸穩定後,不要隨意動到琴軸,琴弦的聲音都不會跑掉太多。

琴首和琴柄間的關卡,有一塊高高立起的木塊,這個木塊我們稱之為「山口」。雖然琴弦是固定於琴軸上,但主要的彈奏區域卻要從山口起算,而山口也是一把琴劃定彈奏音階的最高點,依序第一相、第二相、第三相、第四相、第一品、第二品......逐漸降低,以至固定琴弦的另一端的扶手是彈奏區域的最低點。

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要讓彈奏低音音階時,不會因為下面高音音階的接觸點太高、造成只能彈出高音音階而彈不出所想要的低音音階的窘境。一把設計良好的琴,你會發現透過山口和扶手撐起的琴弦,和接觸點間會有足夠且大致相當的距離,以使琴音能正常彈奏出來。

從山口以下至和琴身接觸的這個範圍,稱之為「琴柄」,或稱「琴頸」。為了撐起琴弦的張力和承受彈奏時大量的接觸,琴柄需要是硬度較高的木材,寬度足以提供兩條弦足夠的按壓彈奏區塊,且需要有一定的厚度,太薄琴柄容易折斷或變形,太厚又會造成彈奏時的障礙。

如果從琴的後面仔細觀察,會發現琴柄在山口和接觸琴身的兩端會稍微有個弧度的粗徑,中間提供彈奏手握的部分則是比較細些,這也是一把琴的設計所在。兩端粗而中間細的設計,提供彈奏者透過手感去知道彈奏範圍的區塊,特別是對於眼睛不方便的彈奏者,當手向上或向下、接近兩端感覺到握柄變粗了,就能憑經驗知道這個位置大概是哪一個音,通常按下去也就八九不離十。

在琴柄的上半部有四塊山形的小木塊組成的部件,稱之為「相」。由於這四塊相在製作琴的時候被緊密地接在一塊,所以一開始有的人會以為這是一整個完整的木頭部件。琴柄的下半部則有一根一根細尖而扁平的竹片,稱之為「品」,也暱稱為「喙齒」(tshuì-khí)──因為品和琴柄的接觸面較小,彈奏久了有時黏膠不夠力會造成品的脫落,我們會戲稱是「喙齒落落來」。

相和品的作用就是在給音階定位,一把傳統的月琴具有四塊相和七片品,合稱為「四相七品」。陳明章老師改良過的月琴會在第七品後再加上一片品(多一個音階),變成「四相八品」。四相的位置定出來的音律是傳統的五律音階,而七品的位置則保留了秦琴七律的音階。近來有的人依照西方十二平均律的音準去給月琴定音,更改琴格的位置或者多添幾片品以求能彈出想要的效果。

琴柄其實有近三分之一的部分插入、隱沒在以下承接的「琴身」裡,琴身或稱「筒身」,是由一整片、或數片合板接合加壓箍成圓框,然後再以兩片木板貼合,形成月亮形狀的琴身。前面的木板稱為「琴面」或「面板」,通常是梧桐木板。後面的木板稱為「琴背」或「背板」。

梧桐木板質地輕而軟,以梧桐木板做琴面毛細孔較大,撥動琴弦震動梧桐木板透出來的聲音是台灣月琴的特色,因而與很多弦樂器會塗上一層漆予以保護不同,台灣月琴的面板絕對不能上漆。一旦上了漆,會把木板上的毛細孔全部封死,造成聲音無法透出來,讓人感覺聲音被悶在裡面,就好像樂器無法呼吸、聲音「窒息」死掉了。有的琴連背板也用梧桐板(雙面梧桐板),有的琴則是以合板為背板。雙面梧桐板的琴琴聲比較渾厚,單面梧桐板的琴琴聲則會比較輕亮,沒有孰優孰劣的區分,單看彈奏者的喜好。

在琴面上有一個固定琴弦另一端的部件,稱為「縛手」或「扶手」。我個人偏好用「扶手」這個名稱,因為彈奏時可以將手掌掌底依靠著扶手以使彈奏的動作穩定,有依靠有力量。扶手也有很多不同的造型,傳統的造型有兩種:半月型扶手和形制類似古代單片木梳型的扶手,臺灣北部的月琴以半月形的扶手較多,南部的月琴則是木梳型的扶手較多。陳明章老師設計的新式月琴扶手為蝴蝶的造型,由於以北投為大本營的台灣月琴民謠協會多用這種造型的扶手,或者也可以說北投的月琴以蝴蝶形的扶手為特色。近來恆春地方也設計出恆春古城門造型的扶手,好看又有特色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