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月琴保養不難,只要避開兩點:潮濕和碰撞(是說大部份的樂器也都怕這兩個吧...)

(一)避免潮濕

究於月琴的材質(木頭),以及不能上漆(會造成聲音與面板毛細孔一起被封死)的因素,月琴比其他樂器更容易被潮濕影響。不單只是聲音會影響(濕→悶),就連琴的穩固性都會受到影響──2013年臺灣月琴民謠祭適逢大雨,原本露天裝置的月琴花趕不及收下來而被淋濕,尤其是最頂上的那支首當其衝,後來那支琴被我買下,過了一年半後水漬猶在,而且因為淋雨造成面板結構脆弱,加之高強度地被彈奏,一日面板竟然從扶手的地方崩掉了!!!(一定是因為太震驚了造成我到現在都還冷靜到沒有實感...)

IMG_1314
當年的月琴花

IMG_1704
看得出琴面的水漬痕跡

8966_953688431307984_7208123161237732059_n
!!!

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,說真的這樣的例子我也是第一次碰到,很多老樂師的月琴再怎麼破舊都沒發生這種情況,只能說當年的雨實在迫害得太厲害...(後來我硬是用快乾把裂縫黏起來了,但畢竟裂過,所以琴聲有了雜音...)

所以在保養上,絕對要避免淋到雨,如果不小心濕掉了要趕快把水擦掉,然後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讓琴乾燥。平常放置的時候建議避免長時間留置在琴袋裡,如果可以的話用個吉他架或樂器掛架之類的吊掛起來,讓琴透透氣通風通風外,也可以作為家中或放置場所不錯的擺設。

(二)避免碰撞

木製的物品都怕撞,特別是樂器類,一旦有了裂痕,聲音都會有所改變。不才在下的第一把月琴就因為當年的莽撞,不小心把琴面撞出了裂痕(然後我在上面塗了一層白膠把裂縫封起來...),此後那把琴在彈奏時,總是有一個嗡嗡作響的回音,在小空間裡還特別的響...

但這不代表一定不好,由於我們會用彈片刷弦,多多少少都會刮到琴面,有些老樂師的月琴就是因為經年的彈奏、彈到琴面的木板被刮到越來越薄,薄到出現裂縫,結果彈奏出來的琴音特別有韻味──所以就是一個運氣的問題,單看你要不要賭一把...(不是故意敲破的喔,是彈到琴面破掉喔~)

扯遠了,彈到琴面裂掉是功夫,撞到琴面破掉是疏忽。畢竟我們無法預料碰撞會讓琴的哪一個部分受傷:琴面破了可能會需要把破掉的那一部分挖掉、另外補上一塊木片,這時補出來的效果、填補上去的接著劑會產生什麼樣的共鳴,無法預期;倘若把琴柄撞斷了,要嘛把琴柄黏回去(說不定要打個釘),要嘛換一根琴柄,整個琴弦的張力和琴柄間的協調又要重新磨合一次...不管如何,琴音都會有所改變,為了避免產生不想要的聲音,還是小心一點不要碰撞到比較好(也比較不會心痛...)

所以通常我都會建議拿取琴的時候,用手握住琴柄來取,不要抓琴身,琴身圓形有弧度不好抓,施力點不對容易滑掉。而不彈琴的時候,建議要放在平穩的桌面上,或者以吉他(掛)架來放,並遠離可能會有物品砸下來的地方。

不過回歸到月琴的本質,這是一個很庶民的樂器,避開潮濕和碰撞,月琴就是要盡量的去彈、去操。隨著時間的積累,除了外觀上的木頭色澤──特別是琴柄,會因為長時間的被彈奏而變深外,琴身的共鳴也會更容易透出來,"聲音會開"。有時一把新琴也許聲音表現不如預期出色,但卻會隨著使用者經年累月的"養"琴,造就出別有特色的琴聲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