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提到海角七號的茂伯,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大概是"我國寶耶~"這句台詞,或許有人記得茂伯會彈奏一個很傳統、很鄉土的樂器,然後有一部分的人知道那個樂器的名稱叫做"月琴",還有少部分的人親眼看過、聽過這個樂器的聲音,最後還有為數不多的人會彈奏這個樂器。

這個叫做"月琴"的樂器,我們通常會再給它加兩個字、叫它"臺灣月琴"。因為在中國的傳統國樂中另外有短柄的京月琴,在越南則有屬於越南自己的長柄月琴等的樂器,雖然都帶著"月琴"這樣的名稱,不過每一種樂器都有它們自己的發展歷程。而這種被我們稱為"臺灣月琴"的兩弦樂器,能被賦予"臺灣"二字,自然與這樂器所具有的台灣血統有關。

在人類的歷史上有著眾多的樂器,如鋼琴、小提琴、吉他、烏克麗麗等,常會被歸類為西方樂器,因為這些樂器出生於歐洲等西方國家、吸收當地的文化蘊含,藉由時間的淘洗而形成今日的面貌。然後隨著交通的開發、文化的傳播,以至於今日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得到這些樂器的身影、聽得到它們的聲音。

其他還有像古箏、琵琶、二胡、阮咸等的樂器,我們則常會將之分類為中國的樂器,因為這些樂器是在中國這個國家發展起來的,演奏的是屬於這個國家的樂音。然而像琵琶、二胡等樂器,其實再早先一點,是從西域,也就是今日的新疆、中亞等地方傳播至中國。這些樂器其實可以再往前推回去,很可能是以中東、阿富汗伊拉克等國家的樂器為原型,一路向東傳播、在傳播的途中受到各地文化環境的影響,一點一滴地形成的今日我們所習慣的樣式。

上述的這些樂器,都有各自出生的地方,帶著各自發展的歷史傳揚至臺灣,有著各自母國的血統。相較於這些樂器,臺灣月琴之所以能冠上"臺灣"之名,就是因為這個樂器不是從別的國家傳播而來,而是出生於臺灣、吸取臺灣土地的養分成長茁壯,飽含臺灣特色的樂器。

諸多臺灣人的祖先,是從福建、廣東一代來臺的移民,或許有部分的人還帶著荷蘭人、西班牙人、日本人等的血統。他們為了生存隻身或舉家來臺,冀求在臺灣的土地上獲得一塊安身立命的處所。他們往往是身無長物的來,鎮日埋首於墾地種植的工作中。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,唱歌這個不用花上什麼錢的娛樂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在擊缶而歌之餘,有的人便會思索是否能有個什麼樂器來搭配?而在大家都沒什麼閒錢的前提下,就地取材就是最多人會選擇的做法。

所以製作月琴的材料,取自臺灣的山林──琴面為梧桐木板,琴身則往往是普通的合板,有意思的是,還不能用太高級的木材,不然彈出來的聲音味道會不對。

製作月琴的工匠,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──臺灣的先民們回溯自己所知或所會的樂器樣式,從一開始拼接出來的六角琴、八角琴,工法逐漸成熟,到最後形成圓形桶身的樣式,然後因為這滿月的形狀而獲得了"月琴"的名稱。

以月琴來彈唱的歌曲的語言,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所使用的語言──有臺語,有客語,原住民的詞彙也出現在歌詞當中。

彈唱的曲調,除了南管、車鼓等南方戲曲曲調,也保留了不少平埔族歌曲的演唱特色,特別是恆春地方的民謠。

臺灣月琴這個樂器,從其製造、形塑、彈唱、運用,受到臺灣多元文化的涵養滋潤,整個樂器的發展都是在臺灣的土地上進行。或許與其它存在已久的樂器相比,臺灣月琴還算是個挺年輕的樂器,然而卻也是最富有臺灣味、獨一無二的庶民樂器。

過去因為臺灣月琴的價格便宜、製作也相對容易,常被用作為街頭賣藝、宣傳的招攬手法,也因此成為乞丐用以乞討的手段,故而也有「乞丐琴」的稱號。或許受到這樣的印象影響,不少人會給這個樂器貼上廉價、粗俗的標籤,或者在崇尚外國文化的時候忽視了這個樂器的重要性,使得這個原本大街小巷可見的樂器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裡,過去我便曾遇到有孩子問大人這是什麼樂器時,大人給了「琵琶」、甚至是「二胡」這樣的回答。

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都不認識自己寶貴的文化與音樂,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。所謂的國際化,在積極認識對方的文化之前,更重要的應該是對於自己文化的了解,進而達成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與交流。學習臺灣月琴彈唱,不光只是知道怎麼彈唱這個樂器的方法,同時也是在學習這塊土地的語言、音樂與歷史。我期待能有更多人可以知道這個屬於我們臺灣自己的樂器,漸而體會到臺灣土地的聲音,感受流淌於自己體內的臺灣血脈的溫暖,從而獲得屬於台灣人的自豪與喜悅。唯有站穩自己的腳跟,我們才能更穩健地向世界跨出去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