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91661_888127587864069_7213662560514243175_n

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20150323(一)19:00~21:40

(一)技巧練習
(二)舊曲目複習
(三)曲目教學《雨夜花》
20150323_结果

(四)影音參考

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50316(一)19:00~21:40

(一)技巧練習
(二)複習舊曲目
(三)曲目教學《菅芒花》
20150316_结果

影音參考:

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50309(一)19:00~21:40
(一)臺灣月琴介紹
(二)彈奏姿勢說明
20150309_1_结果
(三)25調音階教學
20150309_2_结果
(四)曲目《望春風》練習

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5年北投社大春季班招生中,歡迎旁聽!
北投社區大學
2015北投社大春季班招生

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由於現在吉他所使用的pick相當多元而材質多樣,目前台灣月琴民謠協會在教學時,多採用陳明章老師所使用的0.46mm、質地軟而非常有彈性的尼龍撥片,然後將撥片剪成兩種形狀:「圓pick」稍微有點硬度,適合彈奏單弦單音、慢板、南管轉圓等的變化,「尖pick」因為接觸面小,適合刷奏雙弦、跑馬等節奏的快板歌曲。當然也不是不能用圓pick彈節奏,只是接觸面過多、聲音聽起來很可能一點也輕快不起來;反之,用尖pick彈單音或南管轉圓的變化,也會因為太細、力道出不來而顯得有氣無力。

pick

事實上要用哪一種材質做為彈片並沒有一定,因為不同的材質彈奏出來的效果都不一樣,就像日本的三味線會用玳瑁做撥子、沖繩三弦琴則可能用牛角製作指套,象牙、木料,穿山甲的甲片也都有人用過,音樂家常會因為個人的喜好去尋找、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彈奏工具。在恆春,耆老們把粗的尼龍釣魚線減成相同長度排成一排、以鐵熨斗將之壓成一片,然後修剪成自己要的形狀;也有人是將粗尼龍線的一端鑲於適合手握的小木塊、另一端再塑形成自己想要的角度;還有人則是將奶粉罐的塑膠蓋子修剪成自己要的形狀做為彈片。

最最有意思的是陳達,據說陳達是用鮪魚的魚骨頭來做為彈片,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特別的彈片,才使陳達的彈唱是那麼的流暢而讓人嘆為觀止吧。

目前在協會的學員中,也有人是去文具店買塑膠墊板、將塑膠墊板剪成自己想要的形狀來彈。我自己則是在臨時沒有pick可用的時候,將玻璃牛奶瓶的塑膠蓋子剪下來、克難地弄了一片彈片,不過彈奏起來的效果也蠻有意思的。

下面的影片是我在家裡撿來的某個東西,隨手彈起來沒想到效果還不錯,你可以猜猜看那是什麼材質的彈片喔~

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(一)36調音階練習
(二)《點仔膠》、《白翎鷥》複習
(三)《哭調仔》彈奏
20140901-3_结果

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月琴保養不難,只要避開兩點:潮濕和碰撞(是說大部份的樂器也都怕這兩個吧...)

(一)避免潮濕

究於月琴的材質(木頭),以及不能上漆(會造成聲音與面板毛細孔一起被封死)的因素,月琴比其他樂器更容易被潮濕影響。不單只是聲音會影響(濕→悶),就連琴的穩固性都會受到影響──2013年臺灣月琴民謠祭適逢大雨,原本露天裝置的月琴花趕不及收下來而被淋濕,尤其是最頂上的那支首當其衝,後來那支琴被我買下,過了一年半後水漬猶在,而且因為淋雨造成面板結構脆弱,加之高強度地被彈奏,一日面板竟然從扶手的地方崩掉了!!!(一定是因為太震驚了造成我到現在都還冷靜到沒有實感...)

IMG_1314
當年的月琴花

IMG_1704
看得出琴面的水漬痕跡

8966_953688431307984_7208123161237732059_n
!!!

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,說真的這樣的例子我也是第一次碰到,很多老樂師的月琴再怎麼破舊都沒發生這種情況,只能說當年的雨實在迫害得太厲害...(後來我硬是用快乾把裂縫黏起來了,但畢竟裂過,所以琴聲有了雜音...)

所以在保養上,絕對要避免淋到雨,如果不小心濕掉了要趕快把水擦掉,然後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讓琴乾燥。平常放置的時候建議避免長時間留置在琴袋裡,如果可以的話用個吉他架或樂器掛架之類的吊掛起來,讓琴透透氣通風通風外,也可以作為家中或放置場所不錯的擺設。

(二)避免碰撞

木製的物品都怕撞,特別是樂器類,一旦有了裂痕,聲音都會有所改變。不才在下的第一把月琴就因為當年的莽撞,不小心把琴面撞出了裂痕(然後我在上面塗了一層白膠把裂縫封起來...),此後那把琴在彈奏時,總是有一個嗡嗡作響的回音,在小空間裡還特別的響...

但這不代表一定不好,由於我們會用彈片刷弦,多多少少都會刮到琴面,有些老樂師的月琴就是因為經年的彈奏、彈到琴面的木板被刮到越來越薄,薄到出現裂縫,結果彈奏出來的琴音特別有韻味──所以就是一個運氣的問題,單看你要不要賭一把...(不是故意敲破的喔,是彈到琴面破掉喔~)

扯遠了,彈到琴面裂掉是功夫,撞到琴面破掉是疏忽。畢竟我們無法預料碰撞會讓琴的哪一個部分受傷:琴面破了可能會需要把破掉的那一部分挖掉、另外補上一塊木片,這時補出來的效果、填補上去的接著劑會產生什麼樣的共鳴,無法預期;倘若把琴柄撞斷了,要嘛把琴柄黏回去(說不定要打個釘),要嘛換一根琴柄,整個琴弦的張力和琴柄間的協調又要重新磨合一次...不管如何,琴音都會有所改變,為了避免產生不想要的聲音,還是小心一點不要碰撞到比較好(也比較不會心痛...)

所以通常我都會建議拿取琴的時候,用手握住琴柄來取,不要抓琴身,琴身圓形有弧度不好抓,施力點不對容易滑掉。而不彈琴的時候,建議要放在平穩的桌面上,或者以吉他(掛)架來放,並遠離可能會有物品砸下來的地方。

不過回歸到月琴的本質,這是一個很庶民的樂器,避開潮濕和碰撞,月琴就是要盡量的去彈、去操。隨著時間的積累,除了外觀上的木頭色澤──特別是琴柄,會因為長時間的被彈奏而變深外,琴身的共鳴也會更容易透出來,"聲音會開"。有時一把新琴也許聲音表現不如預期出色,但卻會隨著使用者經年累月的"養"琴,造就出別有特色的琴聲。

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教學上,我習慣將月琴分成三大部分:琴首、琴柄以及琴身。

「琴首」是一把琴的最頂端至山口之間的部分,依據不同的工匠技法與設計會有不同的形制。以臺灣月琴民謠協會所用的月琴來說,有琴首較短、頭較平,但後頸曲線柔美的仿古月琴形制;另一種則是琴首較長、較纖細,後頸曲線拉長而圓弧的改良月琴形制。琴首的造型並不會影響一把琴的音色,不過比較一下不同的月琴的不同設計也是一件有趣的事。

琴首還包括了一把琴非常重要的部件:「琴軸」,或稱「琴軫」、「轉軸」。琴軸將琴弦的一端固定住,同時具有調音的功能。和琴首一樣,琴軸也有各種不同的造型,如瓜辦型、六角柱型、圓錐柱型,近來恆春地方新設計的琴軸還特別設計成圓管鏤空的造型,別具一格。

以持琴時的視角來看,琴弦以逆時鐘方向捲纏於琴軸上,內弦向著自己繞來、外弦向著反方向繞去,以使兩條弦不要過度接近造成彈奏時兩條弦互相干擾而打弦的狀況。一把新琴在剛開始使用的第一個月,琴軸和軸孔的磨合度還不足而必須經常調音與彈奏,需要耐點性子「操」上一陣子,等到琴弦鬆緊度逐漸穩定後,不要隨意動到琴軸,琴弦的聲音都不會跑掉太多。

琴首和琴柄間的關卡,有一塊高高立起的木塊,這個木塊我們稱之為「山口」。雖然琴弦是固定於琴軸上,但主要的彈奏區域卻要從山口起算,而山口也是一把琴劃定彈奏音階的最高點,依序第一相、第二相、第三相、第四相、第一品、第二品......逐漸降低,以至固定琴弦的另一端的扶手是彈奏區域的最低點。

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要讓彈奏低音音階時,不會因為下面高音音階的接觸點太高、造成只能彈出高音音階而彈不出所想要的低音音階的窘境。一把設計良好的琴,你會發現透過山口和扶手撐起的琴弦,和接觸點間會有足夠且大致相當的距離,以使琴音能正常彈奏出來。

從山口以下至和琴身接觸的這個範圍,稱之為「琴柄」,或稱「琴頸」。為了撐起琴弦的張力和承受彈奏時大量的接觸,琴柄需要是硬度較高的木材,寬度足以提供兩條弦足夠的按壓彈奏區塊,且需要有一定的厚度,太薄琴柄容易折斷或變形,太厚又會造成彈奏時的障礙。

如果從琴的後面仔細觀察,會發現琴柄在山口和接觸琴身的兩端會稍微有個弧度的粗徑,中間提供彈奏手握的部分則是比較細些,這也是一把琴的設計所在。兩端粗而中間細的設計,提供彈奏者透過手感去知道彈奏範圍的區塊,特別是對於眼睛不方便的彈奏者,當手向上或向下、接近兩端感覺到握柄變粗了,就能憑經驗知道這個位置大概是哪一個音,通常按下去也就八九不離十。

在琴柄的上半部有四塊山形的小木塊組成的部件,稱之為「相」。由於這四塊相在製作琴的時候被緊密地接在一塊,所以一開始有的人會以為這是一整個完整的木頭部件。琴柄的下半部則有一根一根細尖而扁平的竹片,稱之為「品」,也暱稱為「喙齒」(tshuì-khí)──因為品和琴柄的接觸面較小,彈奏久了有時黏膠不夠力會造成品的脫落,我們會戲稱是「喙齒落落來」。

相和品的作用就是在給音階定位,一把傳統的月琴具有四塊相和七片品,合稱為「四相七品」。陳明章老師改良過的月琴會在第七品後再加上一片品(多一個音階),變成「四相八品」。四相的位置定出來的音律是傳統的五律音階,而七品的位置則保留了秦琴七律的音階。近來有的人依照西方十二平均律的音準去給月琴定音,更改琴格的位置或者多添幾片品以求能彈出想要的效果。

琴柄其實有近三分之一的部分插入、隱沒在以下承接的「琴身」裡,琴身或稱「筒身」,是由一整片、或數片合板接合加壓箍成圓框,然後再以兩片木板貼合,形成月亮形狀的琴身。前面的木板稱為「琴面」或「面板」,通常是梧桐木板。後面的木板稱為「琴背」或「背板」。

梧桐木板質地輕而軟,以梧桐木板做琴面毛細孔較大,撥動琴弦震動梧桐木板透出來的聲音是台灣月琴的特色,因而與很多弦樂器會塗上一層漆予以保護不同,台灣月琴的面板絕對不能上漆。一旦上了漆,會把木板上的毛細孔全部封死,造成聲音無法透出來,讓人感覺聲音被悶在裡面,就好像樂器無法呼吸、聲音「窒息」死掉了。有的琴連背板也用梧桐板(雙面梧桐板),有的琴則是以合板為背板。雙面梧桐板的琴琴聲比較渾厚,單面梧桐板的琴琴聲則會比較輕亮,沒有孰優孰劣的區分,單看彈奏者的喜好。

在琴面上有一個固定琴弦另一端的部件,稱為「縛手」或「扶手」。我個人偏好用「扶手」這個名稱,因為彈奏時可以將手掌掌底依靠著扶手以使彈奏的動作穩定,有依靠有力量。扶手也有很多不同的造型,傳統的造型有兩種:半月型扶手和形制類似古代單片木梳型的扶手,臺灣北部的月琴以半月形的扶手較多,南部的月琴則是木梳型的扶手較多。陳明章老師設計的新式月琴扶手為蝴蝶的造型,由於以北投為大本營的台灣月琴民謠協會多用這種造型的扶手,或者也可以說北投的月琴以蝴蝶形的扶手為特色。近來恆春地方也設計出恆春古城門造型的扶手,好看又有特色。

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提到海角七號的茂伯,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大概是"我國寶耶~"這句台詞,或許有人記得茂伯會彈奏一個很傳統、很鄉土的樂器,然後有一部分的人知道那個樂器的名稱叫做"月琴",還有少部分的人親眼看過、聽過這個樂器的聲音,最後還有為數不多的人會彈奏這個樂器。

這個叫做"月琴"的樂器,我們通常會再給它加兩個字、叫它"臺灣月琴"。因為在中國的傳統國樂中另外有短柄的京月琴,在越南則有屬於越南自己的長柄月琴等的樂器,雖然都帶著"月琴"這樣的名稱,不過每一種樂器都有它們自己的發展歷程。而這種被我們稱為"臺灣月琴"的兩弦樂器,能被賦予"臺灣"二字,自然與這樂器所具有的台灣血統有關。

在人類的歷史上有著眾多的樂器,如鋼琴、小提琴、吉他、烏克麗麗等,常會被歸類為西方樂器,因為這些樂器出生於歐洲等西方國家、吸收當地的文化蘊含,藉由時間的淘洗而形成今日的面貌。然後隨著交通的開發、文化的傳播,以至於今日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得到這些樂器的身影、聽得到它們的聲音。

其他還有像古箏、琵琶、二胡、阮咸等的樂器,我們則常會將之分類為中國的樂器,因為這些樂器是在中國這個國家發展起來的,演奏的是屬於這個國家的樂音。然而像琵琶、二胡等樂器,其實再早先一點,是從西域,也就是今日的新疆、中亞等地方傳播至中國。這些樂器其實可以再往前推回去,很可能是以中東、阿富汗伊拉克等國家的樂器為原型,一路向東傳播、在傳播的途中受到各地文化環境的影響,一點一滴地形成的今日我們所習慣的樣式。

上述的這些樂器,都有各自出生的地方,帶著各自發展的歷史傳揚至臺灣,有著各自母國的血統。相較於這些樂器,臺灣月琴之所以能冠上"臺灣"之名,就是因為這個樂器不是從別的國家傳播而來,而是出生於臺灣、吸取臺灣土地的養分成長茁壯,飽含臺灣特色的樂器。

諸多臺灣人的祖先,是從福建、廣東一代來臺的移民,或許有部分的人還帶著荷蘭人、西班牙人、日本人等的血統。他們為了生存隻身或舉家來臺,冀求在臺灣的土地上獲得一塊安身立命的處所。他們往往是身無長物的來,鎮日埋首於墾地種植的工作中。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,唱歌這個不用花上什麼錢的娛樂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在擊缶而歌之餘,有的人便會思索是否能有個什麼樂器來搭配?而在大家都沒什麼閒錢的前提下,就地取材就是最多人會選擇的做法。

所以製作月琴的材料,取自臺灣的山林──琴面為梧桐木板,琴身則往往是普通的合板,有意思的是,還不能用太高級的木材,不然彈出來的聲音味道會不對。

製作月琴的工匠,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──臺灣的先民們回溯自己所知或所會的樂器樣式,從一開始拼接出來的六角琴、八角琴,工法逐漸成熟,到最後形成圓形桶身的樣式,然後因為這滿月的形狀而獲得了"月琴"的名稱。

以月琴來彈唱的歌曲的語言,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所使用的語言──有臺語,有客語,原住民的詞彙也出現在歌詞當中。

彈唱的曲調,除了南管、車鼓等南方戲曲曲調,也保留了不少平埔族歌曲的演唱特色,特別是恆春地方的民謠。

臺灣月琴這個樂器,從其製造、形塑、彈唱、運用,受到臺灣多元文化的涵養滋潤,整個樂器的發展都是在臺灣的土地上進行。或許與其它存在已久的樂器相比,臺灣月琴還算是個挺年輕的樂器,然而卻也是最富有臺灣味、獨一無二的庶民樂器。

過去因為臺灣月琴的價格便宜、製作也相對容易,常被用作為街頭賣藝、宣傳的招攬手法,也因此成為乞丐用以乞討的手段,故而也有「乞丐琴」的稱號。或許受到這樣的印象影響,不少人會給這個樂器貼上廉價、粗俗的標籤,或者在崇尚外國文化的時候忽視了這個樂器的重要性,使得這個原本大街小巷可見的樂器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裡,過去我便曾遇到有孩子問大人這是什麼樂器時,大人給了「琵琶」、甚至是「二胡」這樣的回答。

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都不認識自己寶貴的文化與音樂,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。所謂的國際化,在積極認識對方的文化之前,更重要的應該是對於自己文化的了解,進而達成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與交流。學習臺灣月琴彈唱,不光只是知道怎麼彈唱這個樂器的方法,同時也是在學習這塊土地的語言、音樂與歷史。我期待能有更多人可以知道這個屬於我們臺灣自己的樂器,漸而體會到臺灣土地的聲音,感受流淌於自己體內的臺灣血脈的溫暖,從而獲得屬於台灣人的自豪與喜悅。唯有站穩自己的腳跟,我們才能更穩健地向世界跨出去。

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40901

(一)臺灣月琴介紹

(二)彈奏姿勢說明

(三)36調音階教學

(四)曲目練習《點仔膠》、《白翎鷥》

20140901-1_结果

20140901-2_结果

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4北投社大秋季班招生

eva8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